所长谭映月介绍派出所情况。
民警景区巡逻,游客格外放心。
民警正在景区开展巡逻。
七里坪派出所全体民警举行升旗仪式。
入夜,民警巡逻在景区。
9月8日,东坡区的李红霞女士将一面绣有“警民一家亲、遇难见真情”的锦旗送到洪雅县公安局七里坪派出所,以此表达她对派出所民警冒险救人的感激之情。
事件回溯到8月2日。当天23时许突发山洪,李红霞2人自驾游被困高庙往瓦屋山方向6公里处的洪水中。接到求助后,民警携带救援工具迅疾出警。随后,在现场险象环生的境况中,民警在洪水中以身体组成人墙,在暴雨中使用安全绳救援40多分钟,终将李红霞2人和车辆安全转移。
“像这样的警情处置很多,特别是今夏多暴雨,旅游警察多次参加景区抢险和秩序维护,游客纷纷点赞。”9月上旬,在位于峨眉半山的七里坪派出所,洪雅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周茂云介绍说,去年7月,洪雅县组建了全省第二支旅游警察中队——七里坪旅警中队,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市公安局领导充分肯定,要求打造成全市公安基层派出所的窗口单位。今年第三方群众满意度调查,该所不负众望位居全县10个派出所之首。
七里坪派出所距离洪雅县城最远,群众满意度为何在10个基层派出所中位居第一?该所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和特色?通过实地采访,记者从中找到了答案。
景区抢险救人 民警现场昏倒
从洪雅县城驶出65公里,沿蜿蜒的山路直上峨眉半山,就到了七里坪派出所。在这里,记者看见,警营大楼庄重大气,建筑样式和色泽完全与整个旅游度假区融为一体,且别具一格。而眼下虽已过旅游旺季,整个度假区里仍是人来车往。
“七里坪旅游警察中队是县旅游警察大队下属的四个中队之一,也是七里坪派出所四个中队之一。”所长谭映月刚从执勤点上回来,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办公场所的每一个楼层设置,并详细了解七里坪派出所和七里坪旅游警察中队的构成。据悉,七里坪旅游警察中队主要承担景区旅游治安交通环境和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的重任,包括景区巡逻、景区治理管理、调解游客纠纷、处理游客报警求助以及抢险救援等。
据谭映月介绍,7月30日晚上9时许,正举行汽车营地派对活动的七里坪景区突然下起了暴雨,现场数百名游客被暴雨所困。七里坪旅游警察中队快速反应,立即按照紧急预案快速组织疏散游客到安全地带。当时雷电交加,部分游客情绪激动,甚至有大人小孩走散。顶着暴雨,现场处置的旅游警察在营地又反复搜救排查零散游客30多人,并帮助两名游客找到了走失的3名小孩。直到把所有游客安全送回住处后,他们才回到所里,换下一身湿漉漉的警服。
8月2日23时许,七里坪派出所接到两名游客被突发山洪围困的求助,且被围困者不知道自己被困何方。为了尽快解救被围困者,3名民警在暴雨中拉着警笛,并用强光手电往空中挥舞进行寻找。而在确定具体被困方位后,民警下到洪水中扯起安全绳并搭建起人墙,让被困者李红霞扶住安全绳、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出险境。两名游客得救了,其中一名民警却因在洪水中浸泡时间太长当场昏倒,被送洪雅县医院住院6天才脱离危险。
获救后,为表达对七里坪派出所民警不惧危险、英勇救人的感激之情,李红霞特地从东坡区送来了一面锦旗,于是便有了本文开篇一幕。
吃“百家饭” 警民共谱鱼水情
七里坪派出所的前身是高庙派出所,今年4月从高庙镇搬迁到七里坪景区,到新办公场所仅4个多月。虽然成立时间短暂,但从普通的农村基层派出所转型为景区派出所,重点定位于旅游警察队伍特色,已经发生质的飞跃性变化。
“随着七里坪旅游度假区和瓦屋山、峨眉山环线旅游的深度整合,七里坪的警务配备也要提前布局谋划,这方面工作得到了洪雅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谈及为什么要把高庙派出所整合为七里坪景区派出所,洪雅县公安局政委阳红文介绍说,七里坪派出所搬到景区并成立全省第二支旅游警察中队,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基层派出所队伍过硬,堪称洪雅基层派出所的老先进。
所长谭映月在基层派出所工作7年多,在他的记忆里,之前在高庙时的派出所办公场所条件艰苦,但警民共同谱就鱼水情,当地群众热心支持给予民警莫大的鼓励,而民警也以出色的工作,深受当地老百姓和游客肯定。
当时,派出所没有自己的食堂和厨师,只能搭着镇政府的食堂解决伙食。每年从腊月二十九开始,政府部门值班人员减少,食堂不再开伙,派出所必须在春节期间天天留三分之一警力值班,吃饭就成了大问题。而令人感动的是,每年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各村从村主任到普通村民,都会轮番到派出所来邀请民警去自己家里吃饭,从早饭到晚饭,从大年三十到新年初一初二,有时村民还会争着邀请民警到家里吃最隆重的家宴。民警们感动之余,纷纷笑称自己是吃“百家饭”的。
据记者了解,最近一次邀请第三方做群众满意度调查,七里坪派出所满意度在洪雅县公安局10个基层派出所中排名第一,和谐的警民关系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民警以所为家 心酸写在心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组建旅游警察中队的七里坪派出所,目前是洪雅县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派出所。虽然搬到办公条件较好的景区新楼办公,但民警包括辅警在内,绝大多数并非本地人,为保一方平安,他们忍受着长时间与家人分离之苦。
谭映月告诉记者,派出所一般情况下是民警三班倒,七天拉通执勤,但因人手少,不但旅游警察中队特别忙,且其他3个中队也是同样忙。遇到安保、执勤和突发灾害抢险等情况,民警往往十天半月也不能回家。“我们在派出所的时间,超出了与妻儿父母相处的时间。”七里坪旅游警察中队中队长郭军说。
“所里的民警大多家在外地,有重庆、南充、彭山等地的,不能回家已经成为常态,我就有个苦恼。”谭映月说,因为自己经常在所里,陪女儿的时间很少。女儿有次就说,想要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爸爸,一个去上班,一个陪她玩。还有一次,妻子有紧急事出差,正好轮休回家的他临时去幼儿园接女儿。但到了幼儿园后,他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女儿读哪个班,在几楼读书。最后,他被女儿班上老师说“做警察称职、做爸爸不称职”。
“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特别心酸。而且类似这样的情况,所里很多民警都遇到过。”对家人,谭映月有些愧疚,但他也表示,即便如此,所里的民警们都没打过退堂鼓,“大家想的就是把工作做好,让当地群众和每个来景区的游客都能感到安全、放心。”(徐雅兵 本报记者 廖文凯 文/图)
|